行測可能性推理是邏輯判斷考查的重點,其中的四種小題型,你知道怎么快速準確做出來嗎?接下來中公教育給同學們介紹下近兩年熱門小題型之前提型解題技巧。
前提型實際屬于加強型題目,在假言命題中我們知道前提條件為必要條件,而必要條件則是沒它不行。所以,在做前提型的題目選擇的選項必須是能夠使結論成立的必要條件,而不僅僅只是起到加強作用就能成為前提假設的哦!
例如:論據:四川人不怕辣(A是B)
結論:四川人愛吃火鍋(A是C)
第一步,找到論據和結論跳躍的概念。(不怕辣)B和C(愛吃火鍋)
第二步,建立跳躍概念之間的聯系,進行搭橋。不怕辣的都愛吃火鍋或者火鍋是辣的
人們一般都認為,科學家的思維都是憑借嚴格的邏輯推理,而不是憑借形象思維。但研究表明,諾貝爾獎獲得者比一般科學家更多地利用形象思維手段,因此,形象思維手段有助于取得重大的科學突破。
上述論證還需基于以下哪一前提?
跳躍的概念:“諾貝爾獲獎者”、“取得重大科學突破”
前提:諾貝爾獲獎者都取得過重大的科學突破
針對地球冰川的研究發現,當冰川之下的火山開始噴發后,會快速產生蒸汽流,爆炸式穿透冰層,釋放灰燼進入高空,并且產生出沸石、硫化物和黏土等物質。日前人們發現,在火星表面的一些圓形平頂山丘也探測到這些礦物質,并且廣泛而大量地存在。因此,人們推測火星早期是覆蓋著冰原的,那里曾有過較多的火山活動。
要得到上述結論,需要補充的前提是:
A.近日火星偵察影像頻譜儀發現,火星南極存在火山
B.火星地質活動不活躍,地表地貌大部分形成于遠古較活躍的時期
C.沸石、硫化物和黏土這三類物質是僅在冰川下的火山活動后才會產生的獨特物質
D.在火星平頂山丘的巖石中發現了某種遠古細菌,說明這里很可能曾經有水源
【中公解析】C。題干由在火星表面探測到沸石、硫化物和黏土等物質,得出火星早期是覆蓋著冰原的且曾經有很多火山活動。A、B 兩項為無關項;C 項指出這三種物質只有在冰川下的火山活動才會產生,在論據和結論之間建立了聯系,是需要補充的前提;D 項也為無關項。故答案選 C。
通過以上兩個例題想必同學們對前提型的“搭橋法”已經有所了解,希望同學們可以通過大量練習熟練掌握前提型題目。
聲明:本站點發布的來源標注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權均屬中公教育所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歡迎關注(中公教育行測科目頻道,了解行測知識)
掃碼系統刷題,參加每周??即筚?/p>
下載安裝后,點擊“刷題”按鈕即可暢享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06-30
06-28
06-28
06-27
06-24
06-23
06-30
06-30
06-30
06-30
06-30
06-30
06-30
06-30
06-30
06-30
06-29
06-29
06-29
06-29
06-29
06-29
06-29
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