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概括力”是指用最簡潔的話,表達我們所想表達的內容。概括能力也是機關工作的基本能力,申論試卷中的各種題型也均涉及了對考生概括能力的測查。故此,通學習提升概括能力成為我們取得申論高分的關鍵。
概括提煉的基本過程:一、理解題干,明確需要收集信息的方向。二、材料為王,從材料中收集與題干相關的要點。三、整理信息,合理分類及先后排序調整邏輯。四、精準有條理,書寫傳達要點。
掌握概括提煉的基本過程是提升概括能力的第一步,切實“概括力”的提升還需要掌握很多方法及做大量練習,其中最關鍵的就是在做題閱讀中掌握一定的概括原則才能事半功倍。
具體原則:一、原則上每段都有“采分點”,每一段材料都會在直接或間接的與題干概括對象有一定的聯系。二、直接提取與綜合概括相結合,結合題干所問深入理解材料,材料表述關鍵詞及關鍵句與題干概括對象吻合直接提取即可,反之,則需要綜合概括。三、案例類材料一般都需要綜合概括,需要注重案例的背景、過程、做法、意義與價值導向,結合題干來進行合理轉化推理才能得到要點。四、加強對理論政策學習提升政治素養是重點,分析理解材料需要結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才能準確。
舉例闡釋:題干明確概括對象為概括永濟村致富的經驗做法。
材料節選:永濟村在新中國成立前是“光山禿嶺亂石溝,十人見了九人愁;旱澇風暴年年有,莊稼十年九不收”。全村有大大小小239條干涸貧瘠的溝壑,332座光禿禿山頭……
20世紀50年代,22歲的張一雁成為永濟村的黨支部書記。為了改變生存環境,張一雁帶領著村民上山種樹。
得到要點:堅持黨的領導。
具體解析:如果結合材料給定我們能夠劃出的要點為張一雁帶領村民上樹這一做法,深入理解會發現黨支部書記帶領大家上山種樹是具體做法,而致富的經驗則是黨的領導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備考的考生們需要重視“概括能力”的提高,并加強日常閱讀的練習,不斷在練習中總結方法才能在考場中得到高分。
聲明:本站點發布的來源標注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權均屬中公教育所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歡迎關注(中公教育申論備考頻道)
掃碼系統刷題,參加每周??即筚?/p>
下載安裝后,點擊“刷題”按鈕即可暢享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08-15
08-12
08-08
08-04
08-02
08-01
08-15
08-15
08-15
08-15
08-15
08-15
08-15
08-15
08-15
08-12
08-12
08-12
08-12
08-12
08-12
08-12
08-12
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