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情分析】
省考的歸納概括題目考察靈活、新穎,因而把握大方向規律找到應對技巧十分關鍵。
1.從題型分類上看有兩種題目:一種是以概括、指出等為標志的簡單題型,分數在10分、15分;另一種以為分析、提煉等為主的難度題型,分數在15分、20分。
2.從問法上來看有兩種形式:一種為常規問法包括做法、經驗、問題、原因等;另一種為創新問法包括變化、特點、優勢、效果等。
3.從問數上來看,近年來也有多問的可能,這種類型題目要做好多問之間的區分。如2021年國考題目中的背景、成效、措施,三者本身就具備區別,但是找點過程中更要明白其不同,如背景一般以過去時呈現,成效一般以現在時呈現,措施一般以動詞為呈現。
【作答方式】
1.劃分層次。關注材料的內在邏輯,按照其材料邏輯劃分層次,如按照話題轉變、按照主體、按照時間等邏輯關系梳理結構是明確答案的有效方法,更有利于宏觀看待材料。
2.前后聯系。使用閱讀方法在各個層次明確答題內容,如在其中一個層次依照題目的要求尋找與其關聯的內容,問問題則尋找負面表述,問做法則尋找相關動詞。
3.提煉詞語。原文中核心詞可以抄寫(高頻詞、專業詞、權威詞、首句、尾句);沒有可抄內容時也需要自行提煉,概括具體內容、盡量規范、意思到位即可;提煉關鍵詞的時候考慮整體、國家、政策。
【考情分析】
1.題型包括兩種:一種為直接提出對策;另一種為概括+對策。
2.要求上有三個較為常見胡:一是針對性,對策要有益于問題解決并全部解決問題。二是可行性-經濟可行、政治可行、技術可行、社會倫理可行;三是可操作性,按照主體+手段+內容+目的的方式呈現對策。
【作答方式】
1.分析對策來源。直接對策優先-即材料中給到的辦法(直接告知的如建議、需要等;間接告知的如舉例);間接對策為輔(材料中詳細說明原因問題的可根據其內容直接反推)。
2.對策反推過程。要針對宏觀問題和具體問題對癥下藥,結合材料中的暗示信息,實際經驗,提出可行辦法。
聲明:本站點發布的來源標注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權均屬中公教育所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歡迎關注(中公教育申論備考頻道)
掃碼系統刷題,參加每周??即筚?/p>
下載安裝后,點擊“刷題”按鈕即可暢享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06-30
06-28
06-27
06-24
06-17
06-15
06-30
06-30
06-30
06-30
06-30
06-30
06-30
06-30
06-29
06-29
06-29
06-29
06-29
06-29
06-29
06-29
06-28
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