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福建公務員面試即將來臨,為了助力大家備考有方向、學習有依據,中公教育在此特將本省省考面試考情展開分析。
一、面試命題總體特點分析
近幾年的福建省公務員面試出現的重點測評要素有綜合分析能力、應變能力、計劃組織協調能力,同時也會考查人際交往意識與技巧、言語理解與表達能力。
考查綜合分析能力的題目出現頻率穩定,幾乎每套試卷都會出現一道考查綜合分析能力的題目,而且位置一般在第一題,考查其他測評要素的題目位置較為靈活。
有兩道題目的試卷常見的測評要素組合方式是“綜合分析能力+應變能力”。有三道題目的試卷常見的測評要素組合方式是“綜合分析能力+應變能力+計劃組織協調能力”。有四道題目的試卷常見的測評要素組合方式有以下三種:
①綜合分析能力+計劃組織協調能力+人際交往意識與技巧+應變能力。
②綜合分析能力+計劃組織協調能力+言語理解與表達能力+應變能力。
③綜合分析能力+計劃組織協調能力+計劃組織協調能力+人際交往意識與技巧。
二、測評要素考查特點分析
(一)綜合分析能力
1.重點考查時政熱點類問題和觀點類問題綜合分析能力是福建省公務員面試的重點測評要素,主要通過時政熱點類問題和觀點類問題進行考查。其中,時政熱點類問題既有對社會現象類問題的考查,也有對政策理解類問題的考查;觀點類問題出現的頻率較高,且多考查時政類的雙觀點題。
例1:基于人口老齡化的大背景,我國研究提出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引發社會熱議。對于延遲退休,你怎么看?
例2: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企業出現“用人荒”和“閑得慌”共存的現象,許多企業采用共享員工的方式解決問題。有人說,這是疫情期間的權宜之計;也有人說,這是企業的創新之舉。對此,你怎么看?
中公解讀:
從命題素材來看,例1選取的素材是國家出臺的政策,屬于政策理解類問題。例2選取的素材都是社會現象,不同之處在于,例2是一道時政類雙觀點問題,以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企業出現的“用工荒”“閑得慌”現象為背景,以共享員工為話題,給出了兩種不同的觀點,考查考生能否辯證看待這一社會現象。對此,考生一方面要看到孩子的這種做法是精神獨立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要認識到這種做法可能會對家庭關系造成不良影響。所以,本題要思考的本質問題是在互聯網時代,家長與孩子相處是否應有邊界感。
2.選取的熱點多樣,且時效性強
2021年福建省公務員面試考查的熱點涉及延遲退休、職業教育招生、青年人社會壓力大、疫苗宣傳、農業機械推廣等,總體來看,就業、教育、青年人價值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鄉村振興等相關話題是考查的重點。此外,近幾年的福建省公務員面試中出現的熱點的時效性較強,一般為最近半年社會上出現的熱點話題。
例1:
當前,一些大學生在校期間從事快遞、家政等行業,引起廣泛熱議。有人認為這是人才的浪費,也有人認為這種行為值得鼓勵。對此,你怎么看?
例2:
時下的年輕人在走向社會后,會面對各方面的壓力,如就業難、買車難、買房難等問題,導致年輕人對生活和工作沒有激情。對此,你怎么看?
(二)應變能力
通過觀察我們可以發現,福建省公務員面試側重考查壓力沖突處理類問題和日常工作難題處理類問題,很少考查公共危機處理類問題。就題目的情境來看,多圍繞工作中經常出現的問題來設置。此外,福建省公務員面試對應變能力的考查多和人際交往意識與技巧相結合,題型呈現綜合化的特點。
例1:上級安排發放惠農物資,你的同事老王沒有及時在微信群里發送物資發放的順序等信息,導致村民蜂擁而至、現場秩序混亂,還有部分村民不知道發放惠農物資的事。作為工作人員,你會怎么辦?
例2:你所在的村莊在推廣農業機械后,不少農民仍然不會使用,導致農業機械閑置。作為本村的農業技術推廣員,你會怎么處理?
中公解讀:
上述兩道題目均考查考生的應變能力。例1是壓力沖突處理類問題,題目設置的情境較為緊急,同事準備工作不周全導致活動現場秩序混亂。面對同事的失誤,考生應該有大局觀和合作意識,幫助同事解決問題,維持好現場秩序,保證工作順利開展。此處體現了應變能力和人際交往意識與技巧綜合考查的特點。例2是日常工作難題處理類問題,給考生設定的身份是農業技術推廣員,所以考生要結合自身掌握的農業機械方面的知識與技術,對農民進行培訓,提高當地農業生產效率,避免農業機械閑置。
1 2
聲明:本站點發布的來源標注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權均屬中公教育所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歡迎關注(中公教育福建公務員考試頻道)
及時掌握福建公務員考試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08-18
08-18
08-18
08-18
08-18
08-18